如何提高投影测量仪对角度测量时的精度,一直以来都是投影测量仪难以攻克的难关。现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二维测量仪器关羽角度测量的方法基本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切线法,另一种则是采点计算法。切线法是指人工旋转屏幕上或者镜头内刻线,分别对准被测工件的两条边线,通过编码器或者圆光删计数来测量角度的方法。这种方法又分为两种,一种为投影切线法,例如投影仪、工具显微镜等,另一种是影像切线法,例如影像仪,带视频功能的工具显微镜,依靠软件自带的米字格旋转来进行测量。
切线法操作方便简单,但是测量精度低,适合快速且批量的检测,如果被测工件角度精度要求较高,则使用采点计算法就较为合适。大多数的几何元素都是由点组成的,包括治本元素直线、曲线、圆弧等。二维平面角度由基本的几何元素两条直线组成,直线又由无数的点组成。所以角度测量是否准确,采点是很关键的。
投影测量仪角度测量技巧一:直线采集需尽量长。
投影测量仪由于其屏幕显示的有限性,加上放大倍率较大(一般在0.7~4.5档28X~180X),屏幕显示部分的工件尺寸实际上只有几毫米,很多测量人员在检测的时候习惯于只在屏幕显示的部位上采集点、线等元素,如果所采集的点有所偏差,所采集的线段越短,则测量所得的角度值就会偏差越大,线段越长,则测得的角度偏差值就会越小。所以,当我们在测量角度的时候,应尽量将角度两边的线采集长一些,如果屏幕显示范围太小,则可以移动工作台,在角度所在直线的起点位置附件采集一点,然后在重点位置采集一点,这样所测角度误差将会大大减小。
投影测量仪角度测量技巧二:回归直线偏差小。
有很多的检测人员反映,在测量角度时,重复精度很差,在同一个人同种测量方法的检测下,两次测量重复误差达到0.5°之多。很多的影像测量软件,包括三坐标测量软件,直线采集都是默认的为两点。对于一些比较规则且直线性较好的零件来说,不会引起太大的误差,但对于直线性不好、毛刺也较多的零件来说,两点采集直线的方法会带来很大的误差,并且重复精度很差,这样的直线所构成的角度,多次测量的重复性肯定不会好了。如果我们使用多点寻回归直线的方法来确定角度的两边,所采直线则会更贴近被测工件的实际边线,直线偏差就会减少,同时,测量误差也会减少很多,所测值的重复性也将大大的改善。
|